如果我们试着不去想一头粉红色的大象,结果会怎样呢?这可能行不通。因为一旦粉红色的大象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就不可能通过有意识地不去想它来摆脱它。我们越是想摆脱它,它就越是挥之不去。大象的比喻通常用来说明强行摆脱侵入性想法是多么困难。但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比喻来比喻我们如何对待对生活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粉红色的大象代表了我们普遍的不满,可能表现为悲伤、压力、愤怒或无聊等负面情绪。
讽刺的是越是努力追求某种积极的结果,越是难以实现它。例如,越是努力追求幸福,越难感到幸福;越是试图控制生活,越感到失控。这里我们看到了意志力的悖论,这是“越想要,越得不到”的基础,哲学家Alan Watts(艾伦·瓦茨)也将其称为“The Backwards Law”。The Backwards Law认为,我们追求的东西越多,我们得到的越是与我们真正想要的相反的东西,我们就会感到越失望。或者简单地说:我们越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另一方面:当我们停止尝试时,我们就会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因此,如果我们想停止思考粉红色的大象,在这种情况下,放弃我们的斗争,让“摆脱它的愿望”消失,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解决方案。我们不是试图强行将大象从我们的思想中移除,而是让它自己消散,让它独自消散。现在,这个The Backwards Law在实践中究竟是如何运作的?或者更具体地说:我们究竟如何通过不试图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来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本文探讨了The Backwards Law及其自相矛盾的性质,以及我们生活中持续不满的原因,以及我们如何从中解放出来。
我们想要得到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不费力气就得到想要的东西?这似乎是一种不可能且荒谬的做法;尤其是在我们习惯于努力奋斗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的世界里。意志力是获得外部世界事物的可行解决方案。例如,如果我们想致富(在金钱意义上),很可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一定数量的钱,这将使我们被归类为“富人”。如果我们想跑马拉松,我们需要付出必要的努力来增强我们的耐力,直到我们能够跑这么长的距离。
但The Backwards Law与世俗成就无关——如果真有的话,它超越了世俗成就。它关乎得到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它是通往圣杯的捷径;是我们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好东西。
但它是什么?
是财富?是爱情?是友谊?是健康长寿?尽管这些东西令人愉悦,但它们只是真实事物的廉价仿制品。我们相信这些东西会引导我们找到我们所追求的东西。但是,正如The Backwards Law所表明的那样,我们追求的越多,得到的越少。我们越是追逐这些外在环境,我们离真正渴望的东西就越远。那么,我们渴望什么?我们渴望幸福吗?如果是,幸福是什么?它是我们通过爱和物质财富等东西获得的东西吗?根据艾伦·沃茨的说法,我们不知道我们真正想要什么,因为我们无法定义它。我引用:
Why don’t you really know what you want? Two reasons that you don’t really know what you want. Number one: you have it. Number two: you don’t know yourself, because you never can. The Godhead is never an object of its own knowledge, just as a knife doesn’t cut itself, fire doesn’t burn itself, light doesn’t illuminate itself.
为什么你真的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已经拥有它。第二:你不了解自己,因为你永远无法了解自己。神性从来不是自身知识的对象,就像刀子不能自切,火不能自焚,光不能自照一样。
Alan Watts
那么,我们所寻找的东西会不会因为我们的搜索而变得模糊不清?我们搜索的东西是不是我们无法定义的东西?但如果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搜索呢?
缺乏感
人类的困境是一种集体妄想,它告诉我们,获得外部事物或改变外部环境(从物品到金钱,从身体的调整到风景的变化)将从根本上释放我们的匮乏感。The Backwards Law告诉我们,情况恰恰相反。我们感到匮乏是因为我们对当前情况不满。我们的不满情绪越强烈,我们遭受的痛苦就越多。我们需要的改变越大,我们就越不满足。想象一下,你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你想成为一名百万富翁,相信这会让你快乐。
设定这样的目标不仅意味着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获得满足感;还意味着距离目标太远会让你不快乐,因为你意识到与你想要成为的人相比,你是多么的不合适。或者正如畅销书作家马克·曼森所说:
[..] pursuing something only reinforces the fact that you lack it in the first place. The more you desperately want to be rich, the more poor and unworthy you feel, regardless of how much money you actually make.
[..] 追求某样东西只会强化你本来就缺乏它的事实。你越是渴望富有,你就越感到贫穷和不值得,无论你实际上赚了多少钱。
Mark Manson (on “the backwards law”), 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因此,如果你增加了幸福所需的金钱数量,你会感到更加自卑,从而更加痛苦。但如果你大大降低了门槛,你的自卑感就会减少,因为目标离你现在的位置更近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选择把标准定得很高;通常远远高于我们目前的位置,这样做会使我们的自卑感变得深刻而持久。
生存意志
人类倾向于不断追求更多东西以治愈瘙痒,同时又通过这种追求来维持瘙痒,这似乎不合逻辑。而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观点正是如此。叔本华的结论是,我们想要我们想要的东西,因为像宇宙中的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我们是生存意志或简称为意志的代表。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一种不合逻辑、没有方向、持续不断的奋斗,它使我们过着痛苦的生活,而无论世界提供什么都无法结束这种痛苦。正因为如此,在一种持续不断的匮乏感的驱使下,我们病态地想要比我们需要的更多的东西。
大脑之所以会感觉到匮乏,是因为它认为当下还不够;缺了一些东西,但不知道是什么。因此,我们不断逃避现状,进入我们认为更愉快的境地。但当我们到达那里时,我们最终会发现自己处于我们试图逃避的那种不满状态。叔本华说过,我引用一下:
Thus also every keen pleasure is an error and an illusion, for no attained wish can give lasting satisfaction.
因此,每一种强烈的快乐都是错误和幻想,因为任何实现的愿望都无法给人带来持久的满足。
Arthur Schopenhauer, Works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我们奋斗的原因;意志是我们寻求的原因。但遵循意志永远不会令人满意,因为意志本身就是阻止我们得到想要的东西的东西。叔本华认为,真正满足的唯一方法是否定意志,这将导致一种幸福、空虚的状态,没有奋斗。换句话说:停止试图得到它,你就会得到它。
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
他不储蓄,所以他有余;他看起来孤独,但周围却有许多人。在处世上,他从容悠闲,毫不浪费。他无为而治,嘲笑那些自作聪明的人。世人都追求幸福,但他在不完美的状态中感到满足。
He does not store, and therefore he has a superabundance; he looks solitary, but has a multitude around him. In his conducting of himself he is easy and leisurely and wastes nothing. He does nothing, and laughs at the clever and ingenious. Men all seek for happiness, but he feels complete in his imperfect condition.
Lao Dan (Lao Tzu), 庄子, Tian Xia, 5
接受不完美,你会感觉完美。接受孤独,你会感到孤独。努力做到完美,你会不完美。努力不孤独,你会独自痛苦。接受消极的经历是一种积极的经历。但与消极的经历作斗争意味着你要承受双重痛苦。“当你试图停留在水面上时,你会下沉;但当你试图下沉时,你会漂浮,”Alan Watts(艾伦·沃茨)说。同样,当你试图入睡时,你的努力会让你保持清醒。只有当你停止尝试时,你才会打瞌睡。当你屏住呼吸时,你会失去呼吸。但当你放手时,呼吸会自行继续。
当我们不再努力追求幸福时,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因为除了现有的东西,我们不需要任何东西。当我们不再努力追求致富时,我们就会生活富足,因为我们对所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一种奖励。因此,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去想要它。这就是The Backwards Law教给我们的。有一个禅宗故事通过解释我们如何清除浑浊的水来说明这个矛盾的想法。
想象一下,有一个池塘,水浑浊不堪,我们想看看池底。我们可以搅动水,或者用手试着去除浑浊,但这是行不通的。唯一能看到池底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做,直到浑浊消退,水清澈。浑浊代表着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不满。搅动水和试图去除浑浊代表着我们对幸福的执着。“看到池底”代表着满足,只有当我们不去搅动水,让浑浊自行消退时,这种满足才会发生。因此,不要再试图得到它了,你就会得到它。
了解The Backwards Law的运作方式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不应该设定目标、永远不应该有抱负或永远不应该追求改变。我们应该做出改变、不应该接受现状的理由可能数不胜数。然而,The Backwards Law确实教会我们不要被追求幸福会带来幸福的想法所欺骗。事实恰恰相反。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就能更经常地进入那种“不想要”的幸福状态。因为,正如艾伦·沃茨所说:“生活的奥秘不在于要解决的问题,而在于要体验的现实。”
发表回复